斐伊川(ひいかわ)

「斐伊川(ひいかわ)」源自島根鳥取縣境之船通山,由東向西流,注入宍道湖,全長75.2公里。

即成書712年的古事記》所記載之「肥河(ひのかわ)」,720年的 日本書紀》則記為「簸之川(ひのかわ)」。

於出雲國稱為出雲大川,在733年完成的出雲國風土記》記載:

「出雲大川源自伯耆與出雲二國堺-鳥上山流,出仁多郡橫田村,即經橫田‧三處‧三澤‧布勢等四鄉,

出大原郡堺-引沼村,即經來次‧斐伊‧屋代‧神原等四鄉,出出雲郡堺-多義村,

經河內‧出雲二鄉,北流更折西流,即經伊努‧杵築鄉,入神門水海。」

荒神谷博物館所展出的描繪千三百年前的出雲國地形的「神亀時代出雲郡之図」-


出雲大川如蛇行般彎至大社灣注入「神門水海(現在的神西湖)」。

在17世紀前半斐伊川發生洪水後,河川改道注入宍道湖。

斐伊川古來數度引發洪水氾濫,而認為記紀神話》中八岐大蛇即象徵「斐伊川之氾濫洪水」


然而《出雲國風土記》卻無八岐大蛇之記載。

引發洪水的原因,原本斐伊川上游貫穿流經容易風化的花崗岩質地域,因此風化的岩砂流入斐伊川。

然而,人們在斐伊川上游流域砂鐵

在初期採集砂鐵會利用河水「鉋流し」藉由比重差異分離泥砂與砂鐵,

泥沙中鐵砂的含量為1%,タタラ(踏鞴)」一個周期(3天)要用掉12噸到13噸的鐵砂,

所以一個周期需要用流水沖洗1200噸到1300噸的泥沙,全部排入斐伊川,

因此人為造成的泥砂排入河川造成斐伊川下游的河沙淤積劇加地嚴重,

甚至被泥沙所堵塞而造成斐伊川時常洪水氾濫。

若假設記紀神話》的八岐大蛇為「斐伊川之氾濫洪水」的象徵,

クシナダ姫或可視為「豐美稻田之化身」而不幸遭受洪水吞噬。

至於「もののけ姫」中八岐大蛇為「タタラ場」-

もののけ姫設定集中解釋八岐大蛇神話

在書中提到製作2噸的鐵塊,需要原料鐵砂24噸、木炭28噸,

所以要砍伐山林得到作為木炭的薪木100噸。

相當於要砍遍整座山,因此動畫中的動物神們才會要反抗人類。

又其煉鐵後的廢料將排放入河川(斐依川)造成河水污染與土壤浸食影響下游農民耕作。

遭受人們砍伐破壞的大自然就是クシナダ姫亦或是說クシナダ姫就是悲傷又憤怒的「サン」吧。

悲しみと怒りにひそむ 

まことの心を知るは 森の精

もののけ達だけ もののけ達だけ


「隱藏於面具下的哀傷和憤怒」

「妳的真心,唯有森林的精靈-もののけ能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