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日本創世神話的空間認識

在某個神話版有個人如此「誤解」說:

像日本神話 說的創世神話說的是日本列島的生成,但很少其他洲的描述   
表示當時認為這個區域[日本],是世界的全部了,而不知道其他國的存在~~

因此底下我將節錄日本學者加藤周一在《日本文化における時間と空間》

這本書之一章-「創世神話的空間認識」以作為解釋,當然本文只打算po在此blog。

加藤周一-創世神話的空間認識 

《古事記》、《日本書紀》中都有創世神話。

據《古事記》記載:「天地初發時,於高天原成神之名曰....」,

列舉了三神之名,相繼敘述了在地上成為神的名字。

因為神是在天地初開時降臨的,所以天地並不是由神創造的。

另外,也不是先降臨的神生了後來降臨的神。

眾神在各種被給定的時點上,在天或者地上獨立「成為」神,與以前發生的事毫不相干。

初期的神不是創造某種事物的創造者,也不是被某種事物創造的被造物。

直到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男女二神的時代,神才開始創造某種事物,

即對環境積極施加影響,參加其生成的過程。

眾所周知,在不穩固的地上,在「如浮脂」的事物當中造出島嶼,

並從天上降臨該島嶼,在那裡結婚,生下了「大八島國」。

大八島的範圍包括現在的近畿地區、中國地區、四國、九州北部以及淡路島、對馬等島嶼,

這與大和朝廷所支配的領域大致相當。

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造國的神話沒有涉及當時不在王權統籌下的地區。

或許是因而缺乏對日本列島那些地區的了解,

似乎《古事記》的編者們本來就不關注外部世界。

當然他們知道中國以及朝鮮半島的存在

實際上在《古事記》對阿後面時代的敘述中有神功皇后討伐新羅的內容

但是,如果中國以及朝鮮半島不是伊邪那岐命、伊邪那美命所生的話,

那麼是什麼時候又是如何「生成」的,

對於這些事情《古事記》中絲毫沒有提及。

天地在「大八島」以外應該也是分開的,但那個時發生的事情限定在「大八島」的成立方面,

也即是,關注空間界線是封閉的

(順便一提在遊戲IZUMO2中對於瑞穗之國也是視為封閉於外界之國,

直到徐福來到這個國度,傳來大陸文化打破該國的封閉性。)

《古事記》沒有對居住在那個空間的人民的起源進行敘述,也沒有涉及動植物的起源。

天照大神希望其子孫成為統治者,

在克服了各種障礙之後,降下了天孫邇邇藝命。

其子孫便是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

當時,天照大神稱大八島為「豐葦原千五百秋之瑞穗國」。

瑞穗是稻穗永遠豐收之意。

天照大神並非自己最早種植水稻,卻強調瑞穗國,

那一定是直接反映了編寫《古事記》的八世紀初水稻的水田耕作得到普及,

(補充:然而紀元前五世紀至紀元後三世紀的彌生時代日本就開始形成水稻農耕社會

所以在大國主讓國橋段,天照大神讚歎大地是豐收水稻之國,是可以理解的,

又久遠の絆 THE ORIGIN中,少女們身穿貫頭衣田植,也是頗為合理之景象。)

定居農民的村落起主要作用的社會狀況。

水田耕作是勞動集約型工作,需要村落人們共同作業。

因此單個農民在較大程度上被編入村落共同體,

共同體內外界限不論是在物理方面還是社會方面都十分明了,

後來那發展為村民行為方式的雙重性。

「瑞穗之國」包含村落共同體之意,而村落共同體是封閉的生活空間的典型

另外,還存在從朝鮮半島撤退回來的島國的空間,

另一方面也有進行水田耕作的眾多村落的空間,

可以說在那裡經歷的或多或少的封閉的空間體驗被投影到八世紀編寫的《古事記》、

《日本書紀》的空間概念中了。

此外還有補充一點,如神話學大師Joseph Campbell曾所的「神話的產生是不能不管該時代的宇宙觀」,

這點就反映在《日本書紀》的創世神話中,直接引用當時「最先進」的大陸文化的宇宙觀:

《日本書紀》的神話世界從「古天地未剖,陰陽不分」開始。

藉由對立的陰、陽兩種"氣"的運行,造成世界萬物形成與消長,正是古代中國的世界觀。

日本書紀:古天地未剖,陰陽不分,混沌如雞,

溟涬而含芽.及其清陽者,薄靡而為天; 重濁者,淹滯而為地,

精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然後神聖生其中焉.

故曰:開闢之初,洲壤浮漂,譬猶游魚之浮水上也. 于時天地之中生一物,

如葦芽,便化為神,號國常立尊.至貴曰尊 ,自餘曰命,並訓ミコト也.

下皆倣此. 次,國狹槌尊.

次,豐斟渟尊,凡三神矣. 乾道獨化,所以成此純男.

「古昔,天地未開,陰陽交雜,一片混沌之際,物體萌生。」

此為《日本書紀》的開頭,描述壯大且神秘的一幕。

在混沌之中,輕巧的成份形成天,沉重的部份沉澱成地,而神明就從中誕生。

事實上,這段文字分別引用了三國時代的《三五歷記》與前漢時期的《淮南子》。

--------------------------------------------

最後提一下「久遠の絆THE ORIGIN」,

在此作中,「日本的八百萬神」就是「世界的全部定義」,

可說是將世界容納於日本神話的世界觀,

因此一但所有日本的神死去了,整個地上世界也會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