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もののけ姫主題曲

雖說出雲神在月應以舊曆十月為主,不過新曆仍十月在出雲仍有人稱之神在月....

因此,我亦隨此發想吧,然而卻想到在「もののけ姫」中,

サン與アシタカ相遇的出雲那片森林的神(シシ神)卻已然死去了....成為無神之森了

 もののけ姫

はりつめた弓の ふるえる弦よ
月の光にざわめく お前の心

とぎすまされた刃の美しい
そのきっさきによく似た
そなたの横顔

悲しみと怒りにひそむ
まことの心を知るは

森の精 もののけ達だけ
もののけ達だけ

歌詞中

「滿張的弓 顫抖的弦」

「在月光下騷動不安的是妳的心」

兩句為宮崎さん以持弓的月之女神(亦是動物的保護神)阿爾忒彌絲作為連想,

可以說與動物相伴的サン與阿爾忒彌絲形象重合(話說アシタカ騎的動物也是鹿)。


「被磨亮的刀鋒 如此美麗」

「猶如刀鋒般銳利,是妳的側臉」

後半部歌詞則是描寫サン的心情,

「隱藏的悲傷和憤怒」

サン被人類遺棄的悲傷和目睹自然森林破壞的憤怒,

「妳的真心,只有森林的精靈能夠明白」

真心即是指自然的本心,不是人為的道德、利害判斷之心,而是與自然協調之心,

所以這不是人們所能明白的,只有同住在森林的精靈們能夠明白。

也只有もののけ->物之怪們能夠瞭解,所謂「物之怪」可指「自然的怨靈」,

更可以說就是「自然界」與「動物們」對「人類」反撲的力量,將其視為「精靈」。

---------------------------------------------------

最後附上治癒系鋼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