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橘神社「巫女就任式」&祐徳稲荷神社「すす払い」

橘神社

長崎縣雲仙市千々石町的橘神社於十二月二十八日舉行巫女就任之神事,在正月初詣期間擔任臨時巫女的十四名女大學生,在二十八日就任巫女,在巫女長石橋花菜小姐(19歲)的帶領下於神前進行巫女就任之神事,之後展開巫女的勤務,包裝各式吉祥物與境內的清掃和作接待初詣客的準備。

祐徳稲荷神社

佐賀縣鹿島市的祐徳稲荷神社於本月28日進行「すす払い」。

10名巫女在神楽殿以長4公尺的竹竿接上笹枝葉來掃除一年累積的汙塵。

祐徳稲荷神社祭神為「稻荷神=倉稲魂命(うかのみたまのみこと)=宇迦之御魂神(うかのみたまのみこと)」。

《日本書紀》記載「倉稲魂命(うかのみたまのみこと)」為イザナギ與イザナミ饑餓時所生之女兒, 「倉稲魂命」為食物・稻穀本源、滋養生命的女神,因此可讓她的父神母神滿腹飽餐, 父神イザナギ與母神イザナミ才能有氣力繼續交媾以生產自然諸神和萬物。 此外《日本書紀》所記載之「嚴稻魂女(いつのうかのめ)」也被視同為「倉稲魂命」。在《古事記》宇迦之御魂神(うかのみたまのみこと)則為須佐之男命和神大市姬所生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