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伏見稲荷大社之迎春準備

伏見稲荷大社

伏見稲荷大社於本月三日開始動身作迎春的準備,

神楽女(かぐらめ)將吉祥物(箭矢、絵馬、稲穂、短冊)繫起來,作為授與初詣参拝者的「福かさね」。

伏見稲荷大社毎年可說是西日本最多初詣參拜者的神社,多達300萬人。

「福かさね」為守矢以及稲穂、絵馬、神木作成的「しるしの杉(驗之杉)」束裝而成,

「しるしの杉(驗之杉)」是平安時代中期以後的風俗,當時熊野參拜相當盛行,

在參拜途經稻荷山,便以杉樹枝作為 「しるしの杉(驗之杉)」帶在身上。

稻荷山的杉樹威力強大,因此能保佑旅途平安,也被視為御神木。

也就是說稻荷山的杉樹全被視為稻荷大神的御神体。

由神楽女於社務所製作直到十二月下旬預計製作三萬五千組,每組販售2500日圓。

稻荷大神為「作為衣食住之大祖使萬民豐足快樂的女神」即為「五穀與食物的女神-宇迦之御魂神」,

她的名字「ウカ」是穀物・食物之意而為穀之女神,與「豐受(とようけ)媛神」之「うけ」同義,

「宇迦之御魂神(うかのみたま)」就是稻靈女神,根據《古事記》宇迦之御魂神為須佐之男命與神大市姫的女兒,

在平安時代『延喜式』大殿祭祝詞則說豐受媛神就是「稻の靈(みたま)」也就是「宇迦之御魂(うかのみたま)」,

又稻荷大神於神佛習合思想與荼吉尼天為同一女神,在密教中荼吉尼天屬於「持明藥叉女」之一種,代表大樂。

額外一提,日本領台時期於全島各地建造稻荷神社,共計四十四座,

日本學者小笠原省三主張稻荷信仰於台灣能廣泛推廣的原因,是因為她與台灣人崇信的媽祖具有共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