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神浦神社浦安舞

神浦神社

神浦神社於本月15、16日舉行『秋大祭』,神浦地區的女子中學與小學生於神前奉納「浦安舞」。

浦安之舞是為了慶祝皇紀2600(西元1940)年而創作的舞蹈, 使用的歌詞是昭和8年時昭和天皇寫的御歌:

「向天地神明祈求,如無風的清晨海洋般,風平浪靜的世界」,

後由宮內省樂長,多忠朝氏為其配上曲子而成。如此這般而完成的「浦安之舞」,

在皇紀2600年,昭和15年11月10日早上10點,在全國的神社一起獻舞。

「浦安」是指內心的安寧平靜,也是日本國之別名, 日本書記云:

昔伊奘諾尊目此國曰:日本者,浦安國(うらやすのくに),

細戈千足國(くはしほこのちだるくに),磯輪上秀真國(しわかみのほつまくに)。 「

浦安之舞」前半的扇舞是拿著慶祝象徵的檜扇跳舞。 象徵的是以扇釘為中心展開的扇面般,

豐饒的中心歸一的世界。 後半的鈴舞是拿著祓邪的神楽鈴來表演。

以其清脆的音色來清淨萬物,美麗的聲響象徵的是神與人心的接觸。

神浦神社之主祭神為『神功皇后』。

神功皇后乃神憑附的戰巫女,她接受神諭,以有孕之身出兵朝鮮半島,

為了延遲生產時間而在腹部綁上稱為月延石的石頭,神浦神社之境內便有安奉此石。

神功皇后在天照大神與稚日女尊、住吉大神等神之和魂服王身而守壽命,荒魂為先鋒而導師船。

如此成功征服三韓,凱旋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