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多賀大社「抜穂祭」

多賀大社「抜穂祭」

在收穫之秋,多賀大社為感謝秋收舉行「抜穂(ぬいぼ)祭」。

氏子之女高中生12人擔任「抜穂女(ぬいぼめ)」手持鐮刀於神田刈取金黃色結穗之稻穀。

多賀大社之祭神就是國土與八百萬神之親神-イザナギ&イザナミ。

イザナギ&イザナミ兄妹夫婦神藉由交媾來產國產神,值得一題得是在日本書紀卷一第四段「產國神話」第五個一書,

兄妹彼此不知如何交媾,這時有一隻「鶺鴒(にはくなぶり)」飛來,搖其「首尾(かしらを)」。

兄妹神學習而得「交道(とつぎのみち)」。

也就是イザナギ與イザナミ從鶺鴒翹上下搖其羽尾之動作兄妹才曉得如何性交,而體位就是後背式(也比較好插)。

依據這則日本書紀神代之異傳,鶺鴒視為教導神之交合之道的神鳥,

日本傳統婚禮作為飾物的「鶺鴒台」也是來自此神話作為夫妻和合的象徵。

另外,閨房男女性交之用具墊在女性臀部的棉枕也稱為「鶺鴒台」。

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問說日本國土怎麼來的,就是イザナギ與イザナミ兄妹神用後背式體位交媾,

イザナミ妊娠而生產出來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