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Neith

Neith

「Neith」的意思是「水」,即埃及創世神話中的「原初之水」。

Unique Goddess,
mysterious and great who came to be in the beginning and caused everything to come to be
 . . . the divine mother of Re, who shines on the horizon . . 

 Neith是諸神的母神是Ra和Apen的母親、孕育生命之源,她創造了分娩生育過程,諸神與人類皆源自於她,

她同時也是死與再生之女神,據說包覆木乃伊的麻布帶以獲得重生就是源於她的編織。

「Neith」是紡織之女神,她編織這個世界而為創世之神。

她創造出最初的大地(值得比較在出雲神話中國土則是縫出來的),

同時靠自身(不需丈夫)孕育出諸神而為處女母神。

Proclus (412–485 AD)所記載位於埃及西部三角洲Sais的祭祀Neith神殿至聖所內碑文刻著

I am the things that are, that will be, and that have been. 

No one has ever laid open the garment by which I am concealed. 

The fruit which I brought forth was the sun.

此外,Neith極具權威,當Horus與Set爭奪埃及的統治權時,

眾神請Neith介入仲裁,Neith表示應當由Horus統治埃及。

Neith亦是戰爭和狩獵之女神,她的頭冠就是象徵盾牌和交叉弓矢的圖樣。

由於Neith與紡織和戰爭有關的女神,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將埃及Sais城人們崇敬的Neith等同雅典娜。

因為雅典娜除了眾人所熟知的女戰神外也是與紡織手藝有關的女神,

最著名的神話莫過於雅典娜與少女較勁紡織,最後卻被雅典娜變成蜘蛛的Arach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