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七夕(たなばた)

七夕唸成「たなばた」,語源來自織女織布的「棚機(たなばた)」。

往昔都在陰曆舉行(陽曆八月中旬),可以看到清徹的上弦月夜空。

(順便一提IZUMO3 的主題曲七月の雨Misty rain,Candy姊寫的歌詞便以「今夜又是上弦月」暗指七夕

此外在日本七夕傳說,七夕上弦月如織姬渡天河之船~)

如今日本大部份地區所有節日均採用陽曆,關東地區七月正逢梅雨期,能看到天の川的機會較低。

而七夕那天下的雨稱為「摧涙雨(さいるいう)」或「洒涙雨(さいるいう)」,

意謂牽牛與織姫相逢時流的淚水。

牽牛:「織姫、泣くない」

牽牛星的日語是「彥星(ひこぼし)」,織女則為「織姬(おりひめ)」。

源起於中國漢代的牛郎織女悲戀傳說,七世紀透過遣唐使傳入日本,

與日本固有的各種棚機女傳說結合,成為宮廷例行儀式,江戶時代才擴展為民間祭典。

與七夕有關的和歌

織女の今夜逢ひなば常のごと明日を隔てて年は長けむ

                                                   ---万葉集

織女今宵會,鄉逢事不常,明朝離別後,相隔一年長。

天の川棚橋渡せ織女のい渡らさむに棚橋渡せ

                    ---万葉集

漿擊銀河水,聞聲戀意濃,牽牛同織女,今夕喜相逢。

七夕習俗

十七世紀江戶時代,過七夕節的方式是在共奉台擱置七個硯台,

祈求孩子學業有成,再將瓜或鮑切成七片各放在七個盤子,然後點上七盞燈籠。

私塾孩童必須寫俳句詩箋,老師再依成積順序將俳句詩箋繫於七夕竹上,算是一種期末考。

昭和三十年代之前,日本各個家庭在七夕節這天,通常以凝聚在葉上的朝露磨墨,

將願望寫在「短冊」,再掛在「笹竹」裝飾於屋內,最後放入大海或河川

現代因住居問題,在自家裝飾竹葉的家庭比較少見,

但學校、超市、百貨公司、商店街、神社都會提前裝飾竹葉並提供五色短冊,

讓孩子自由掛上祈願短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