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甕星香香背男與蝦夷

座於日本東夷國(日高見)的甕星香香背男為古來蝦夷族所祭祀的首長靈與星神,

依照《日本書紀》的記載,

日本武尊經由海路進入陸奧國(今本州東北地方)攻打東夷國「日高見」。

征討後,「蝦夷既平,自日高見國還之,西南歷常陸(今茨城縣東北方)」。

由此知蝦夷人的勢力範圍,是從茨城縣東北地區,到整個本州東北地方。

故有一說甕星香香背男就是位居常陸国乃(茨城縣東北地區)蝦夷一族之首領,

為反抗大和朝廷的侵略而與來自鹿島・香取的二神建甕槌神與經津主神對抗。

至今當地茨城県日立市的大甕神社仍留有化為宿魂石之遺址。

當時天香香背男不願被二神降伏而變成久慈郡大甕山的巨石,

並且日益漸大,後來由武神・武葉槌一腳踏碎此石,才成功收伏此神。

至於為什麼收伏甕星香香背男甚至比侵略出雲國更為困難,由以下之圖便可窺見一二

四世紀時,神政王國的出雲國便以歸順大和朝廷,

蝦夷則一直到七世紀仍持續反抗大和朝廷,故成書於八世紀的記紀神話對其強悍,

亦渲染記載之。

依時序- 

四世紀大和朝廷建立,四世紀中葉併吞出雲國,五世紀中葉降服隼人

八世紀隼人反抗遭鎮壓,九世紀完成蝦夷征服,平定東日本。

-------------------

蝦夷與椀貸伝説(マヨイガ)

椀貸伝説

http://blog.xuite.net/yoketsu/izumo/26317970

這是將柳田國男(1875~1962)於岩手縣遠野蒐集而來的民間傳說,

編纂為研究論文的「遠野物語」書中提到物品之一。

碗的出現有著以下的故事:

某一位男子在山裡面迷了路。他發現一戶無人之家(マヨイガ)。

男子雖然對這座山相當熟悉,卻從來不知道這裡還有一戶人家。

進到裡面一瞧,發現盡是高貴的家具與食器。

男子心想:「這裡該不會是山精的住處吧!」,他忽然心生恐懼,

順手拿了身邊一個碗就逃回家了。

後來,據說他只要使用那個碗來勺米櫃中的米,米怎麼撈都不會少。

然而實際在東北地方確實有多處隠れ里(隱密鄉),

もののげ的アシタカ所住之處就是隠れ里

「蝦夷」為東日本反大和朝廷的化外之民,可能為繩文文化部落,

與西日本的大和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圈。

在「もののけ姫」中,與上述歷史相同,蝦夷族因受到大和朝廷的征伐而隱藏在東北地區,

已五百年了。

アシタカ所住的「隠れ里」,可以解讀為避世、逃避戰禍的桃源鄉。

相關的傳說,便是柳田国男岩手縣遠野蒐集而來的民間傳說-「椀貸伝説」。

實際上,在日本東北地方流傳不少「隠れ里」的遺跡,或是傳說為所在地的說法,

或許這原本就是「蝦夷」避難時所曾住過的村子,

而被不知情的旅人以前是他界之地,因此流傳能帶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