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華胎藏院へようこそ

我於金胎兩部大法所修持之本尊,大悲胎藏曼荼羅之本尊乃觀音母白處尊亦名白衣觀世音、白衣觀自在、白衣佛母;

梵名為pāṇḍara-vāsinī、pāṇḍarā或是pāṇḍarādevī。
又日本密教真言宗之《覺禪抄》所載之白衣觀音形象,身穿白色輕柔衣、頭髮上覆白帛即是對應之襲純素衣。左手持開敷蓮花,代表成就菩提之母德,並具有「本覺」的意義。圖像中白衣觀音之髮冠為如意寶珠,即是蓮華摩尼、蓮華妙寶,「蓮華摩尼、蓮華妙寶」(Maṇi-Padmā)也是白衣觀音之別名,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蓮華手院(觀音院)表增益方便,觀音母白衣觀音髮冠之如意寶珠也是開顯觀音院增益之德。

白衣觀音有二梵名,分別是「Pāṇḍaravāsinī」以及「Pāṇḍarā」,梵名Pāṇḍaravāsinī為「身穿白衣的女尊」、「住於最白淨處之女尊」;梵語Pāṇḍarā則開顯她自身就是「最白淨處」,也就是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中院八葉蓮華胎藏(子宮),因此善無畏三藏稱她為「最白淨處」(清淨無垢之子宮)並說明「從此最白淨處出生普眼」。
在日本密教現圖大悲胎藏生曼荼羅之東方佛母院列有『七俱胝佛母』,她是蓮華部的佛母而與白衣觀世音為一如不二之女尊。「七倶胝佛母)」所謂七俱胝(Saptakothī)意譯為七千萬其實是代表無量數,她即是出生無量諸佛菩薩之佛母,七倶胝佛母又名 「准胝觀音佛母」亦名「Cundā」、「Cundrā」、「Caṇḍā」、「Candrā 」、「Cuṇḍrā」以及「Cundavajrī」等梵名,在漢傳經典中將其音譯為「純陀」、「宗達」、「尊那」等等,這些皆源自「女神教」(shaktism)的女神別名,依印度各地語言(方言)之差異而有不同稱呼。

所受持金剛界曼荼羅之本尊乃蓮華部母法波羅蜜(Dhrama-pāramitā)亦名法金剛女(Dhrama-vajrī)。

以日本真言密教所言金胎不二,則觀音母名白衣觀世音與蓮華部母法金剛女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又依金剛頂瑜伽密教之教義,法波羅蜜・法金剛女代表金剛法性、真如波羅蜜多與般若波羅蜜多,是以她與佛母般若波羅蜜多乃一如不二之女尊也。
在顯教則信仰中國佛教之女性尊──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佛祖、觀音娘娘,日本則稱為觀音樣。

中國化的觀世音菩薩的身世,即是《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妙善公主傳說,妙善公主成道為千手觀世音菩薩。

蓮華胎藏院的主題為日本密教、神道暨巫女文化,中國道家、觀音暨女神信仰,印度女神教(Shaktism)和中國藏密等等.....

木花之佐久夜姬的故鄉

薩摩國府成立以前,薩摩國本身被稱作為阿多國,

代表薩摩半島的耀眼之地的稱呼也就是「阿多」(アタ)。

此地便是天孫降臨,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能之妻「神阿多都姬」亦名「木花之佐久夜姬」之故鄉。

古事記

天津日高日子番能邇邇藝能命於笠紗御前遇麗美人.
爾問誰女,答曰:「大山津見神之女,名阿多都姬,亦名木花之佐久夜姬.」

此處記述之「阿多」(アタ),一說便是薩摩半島的地名。

佐久夜姬之各表記

古事記    大山津見神の娘、名は神阿多都比賣、亦の名は木花佐久夜毘賣、姉、石長比賣、
日本書紀本文 天神と大山祇神の子、鹿葦津姫、亦の名、神吾田津姫、亦の名、木花開耶姫、
    一書第二 大山祇神の子、神吾田鹿葦津姫、亦の名、木花開耶姫、姉、磐長姫、
  一書第三 神吾田鹿葦津姫、
  一書第五 大山祇神の女子、吾田鹿葦津姫、
  一書第六 大山祇神の女等、木花開耶姫、亦の名、豊吾田津姫、
  一書第七 吾田津姫、
  一書第八 大山祇神の女子、木花開耶姫、

『鹿葦』讀作『かし』,亦可能指為地名『南さつま市加世田川畑』,

即指『河岸的耕作地』,與『かし』作河岸解以及日本書紀作農耕神相符合。

又,在『南さつま市加世田川畑』之上游處具有「笠沙宮」的遺跡。

木花之佐久夜姬在此生下三名皇子,

「火遠理命」為天皇祖先、「火照命」則是隼人始祖。

此外,寬政九年(1795年)白尾國柱所著「麑藩名勝考」,

在薩摩國阿多郡阿多鄉記載了『吾田國』與『上宮熊野権現社』的文獻。

也記載了『金峰山』。

『金峰山』自古便是南薩摩之霊峰,其上有許多舊石器時代古物出土。

在平成十年10月24日,在此建立了木花之佐久夜姬之銅像

高180公分,作為此地乃神話之故鄉紀念。